• <code id="yi91h"></code>
    1. <big id="yi91h"><em id="yi91h"></em></big>

      首頁|滾動|國內|國際|運營|制造|監管|原創|業務|技術|報告|測試|博客|特約記者
      手機|互聯網|IT|5G|光通信|LTE|云計算|芯片|電源|虛擬運營商|移動互聯網|會展
      首頁 >> 新基建 >> 正文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未來投資前景持續向好

      2023年2月3日 17:00  中國經濟導報  作 者:白京羽 林曉鋒

      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支撐。當前,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成為穩定投資、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笆奈濉蹦酥廖磥磔^長一段時期,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前景持續向好,要進一步強化戰略性前瞻性布局,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打造安全可靠、系統完備、帶動力強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對高質量發展支撐作用加快釋放。    

      2022年,國務院出臺利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專項政策,并啟動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的工作,都將新型基礎設施納入支持重點。當前,一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實施,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其創新驅動“乘數效應”、維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壓艙石作用”和數據“賦能作用”凸現,深度植入和賦能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升級,數字經濟“新底座”進一步夯實。網絡設施、算力設施、空間設施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升級。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固定寬帶網絡規模全球最大,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4億戶家庭能力,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市市通千兆”!皷|數西算”帶動算力基礎設施加速發展,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啟動建設,2022年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新開工數據中心項目近70個,新建數據中心規模約150萬標準機架,預計“十四五”時期,大數據中心投資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3萬億元。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初步建成,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衛星遙感系統已形成全球觀測能力。信息基礎設施極大促進了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加快布局,高質量發展“新支撐”進一步拓展。網絡化、智能化、協同化的融合基礎設施加快布局。立體智能交通體系加速構建,無人碼頭、自動駕駛等交通運輸新形態不斷涌現,北斗導航加速在交通出行、城市管理等領域深度應用,電子客票全面普及,港口和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成果顯著,人民群眾出行體驗大幅提升。智慧能源調度系統、智能巡檢系統等推廣應用,2020年我國發布全球首套煤礦專用高可靠5G網絡,大幅提升了能源供應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全國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和標識解析體系建成并穩定運行,累計標識注冊量突破2000億個,日解析量1.2億次。電子商務、遠程醫療、線上教育等民生設施加速構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加快建設,我國所有中小學(含教學點)全部實現聯網,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建成,實現跨省異地就醫自助備案和住院直接結算,全國超過600個三甲醫院開展5G+急診急救、遠程診斷,審批設置1700余家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縣區覆蓋率超過90%。智慧設施深度融入、加速賦能千行百業,為經濟轉型升級、民生改善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加快優化,高水平自立自強“新優勢”進一步擴大。創新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優化完善,布局建設的77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了涵蓋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前瞻引領型、民生改善型的設施體系。其中,33個建成投用,部分設施邁入全球“第一方陣”,成為突破科技前沿、支撐核心技術攻關、解決重大科技問題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同時,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能力建設持續強化,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了200多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有力支撐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共性技術突破。創新基礎設施逐漸向區域創新高地集中布局,創新集聚效應和產業帶動能力顯著提升。   

       ——注重統籌發展以及適度超前布局,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有可為。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六個更好統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穩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持續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的重要內容。下一步,要繼續注重統籌發展,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性主動性,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先進物質技術基礎和條件。    

      一是加強統籌規劃,提升發展效能。推動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化發展,是確保設施整體效能發揮的重要前提。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協調,從國家戰略層面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適度超前布局,優化空間結構、領域結構、供給結構。堅持分類施策,結合新型基礎設施主體多元化、規模多樣化、運營市場化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支持方式和發展模式,提升設施發展能級,推動設施整體效能持續發揮。    

      二是調動市場積極性,擴大有效投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涉及多類型、多領域、多主體,需要政府和市場形成合力。要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力度,充分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導帶動作用,用好中長期貸款、地方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為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加強相關領域改革,放寬投資準入門檻,優化市場競爭環境,除關系國家安全及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公益性設施外,吸引民營資本、境外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三是推進技術創新,補齊短板弱項。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屬性強,需要加快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技術迭代應用,推動設施提質增效。要完善國家算力網絡布局,立體化推動“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打造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穩妥有序推進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5G和光纖網絡等建設。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入民生設施。適度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推進“十四五”規劃已明確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及時啟動一批預研項目,積極培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    

      四是強化以用促建,拓展應用場景。場景式研發創新已經成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路徑,面向實際應用、創新和拓展應用場景,對新型基礎設施形成強大需求牽引。要優先支持建設對實體經濟帶動作用突出的新型基礎設施,推進新型基礎設施與傳統基礎設施同步規劃、融合共建。強調建用并重、強化以用促建,豐富新一代網絡應用場景,建設自動駕駛、無人配送等新場景,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推動創新基礎設施與新業態新產業協同發展,助力新型基礎設施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

      編 輯:章芳
      聲明:刊載本文目的在于傳播更多行業信息,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站聯系電話為86-010-87765777,郵件后綴為#cctime.com,冒充本站員工以任何其他聯系方式,進行的“內容核實”、“商務聯系”等行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新聞              
       
      人物
      馮丹教授:技術創新加速數據中心向Diskless架構演進
      精彩專題
      直播丨2022全球移動寬帶論壇
      專題報道丨喜迎二十大 打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
      專題報道丨2022世界5G大會
      直播丨北京電信5G“京品網”暨AI智算中心聯合發布會
      CCTIME推薦
      關于我們 | 廣告報價 | 聯系我們 | 隱私聲明 | 本站地圖
      CCTIME飛象網 CopyRight © 2007-2023 By CCTIME.COM
      京ICP備08004280號-1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8023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0771號
      公司名稱: 北京飛象互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鏡像
      偷拍精偷拍精品欧洲亚洲,免费A级毛片高清视频不卡,爱爱高潮动态视频试看,FREEXX俄罗斯美女HD

    2. <code id="yi91h"></code>
      1. <big id="yi91h"><em id="yi91h"></em></big>